天下一家:世界大学生走进孔研院
1
孔子研究院,坐落于东方圣城曲阜,是唯一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由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主持设计,占地150亩;内设学术研究部、信息联络部、学术交流部、收藏展览部、安全保卫部、党政办公室;集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文献收藏、人才培养、博物展览五大功能于一体,以建设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为发展目标。
第十八届“汉语桥”观摩营活动当天的“辟雍”广场
2019年8月16日下午,来自全球102个国家,112个“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赛区的123名营员,齐聚中国孔子研究院。曲阜孔研院,与全球其他儒学科研场所不一样,位于孔子故里。该院最能展现中国“礼乐文明”的地方,乃“辟雍”广场(见上图)。何谓“辟雍”?辟雍,传为周天子三千多年前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桥。今孔子研究院内“辟雍”广场,发挥古时“令四方来观者均”(见下图),礼乐文化传播作用。
西汉(202 BC-8)长安南郊“辟雍”遗址复原图
(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和长安区一带)
孔子研究院院歌:“文明的足迹”
"辟雍广场" 教导天下之人明孝悌
今孔子研究院“辟雍”广场上的三座泮桥
本次世界大学生“观摩营”活动,由孔子研究院党政办公室领导干部,及学术交流部、收藏展览部、湖南大学教师及志愿者,共同完成。大学生在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感受曲阜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参观了“礼门义路、洙泗之上、传礼继世”等展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香艺、拓印、篆刻等。
实际上,孔子生活的时代(551-479 BC),“辟雍”属于礼乐社会的学校建制一部分(见下图"西周学校系统")。《礼记·王制》(约202-8 BC)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在今曲阜明故城东南隅)” 。国学大师钱穆说:“此(辟雍)乃当时天子所辖中央政府下之学校,犹今所谓国立大学也”。(见“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一文)孔子研究院研究员何雪芹说:“所谓泮宫,就是诸侯国中的大学,既地方大学。”
西周(1046-771 BC)城市周围学校系统的概览
最初“辟廱”的规划,牵动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君王、平民百姓及“麀鹿”、“白鸟”、“鱼跃”等向往之心。故《诗·大雅·灵台》(约11-6 BC)载:“於论鼓鐘,於乐辟廱。” 一般而言,辟雍的中心建筑是灵台。《诗经》之首章,言始建灵台,百姓来者十分踊跃,赞美政通人和。“辟雍”为礼乐之地,而礼乐文明与天地、生灵相偕。若站在今孔子研究院“辟雍”广场,我们可以看到《论语》钟亭(见下图"钟鼓之乐"意境)。两亭“明先”与“觉未”东西分立。元朝元武宗(1281-1311)即位时,命翰林起草诏书,其中写道:“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明先”即洞彻先代文化,“觉未”即教化觉醒未来之意,两座钟亭合起来既有承前启后之意。亭内各悬一钟,钟体满铸文字,分铸《论语》上部、下部。(孔子研究院开放导览)
"灵台"民间进谏汉画拓片( 藏于曲阜孔庙 )
孔研院歌传唱《论语》
我们看到,如今北京国子监“辟雍”景区空间布局,也依旧传承《诗经》“钟鼓之乐”的经义。古代大学士,汇聚“辟雍”,观一些有父兄之礼,懂尊养年老德高、阅事深的退休官员,展示天下的孝悌之风(见下图约400年前左右,府学意境)。三千多年前,“辟雍”也时常发挥礼乐文化传播作用。《五经通义》(约 77 - 6 BC)载:“天子立辟雍者何?所以行礼乐,宣教化,教导天下之人,使为士君子,养三老,事五更,与诸侯行礼之处也。”
明代(1368-1644)画家描绘的学校“宣教”场景
"汉语桥"观摩选手经“依仁游艺”牌坊
比利时选手赛德(右一)在北京国子监景区(2010年)
“汉语桥——少年中国”活动文化使者(2017年)
开营仪式:“观礼乐,成文德。”
孔子之前的时代(1046-256 BC),“辟雍”人文礼乐空间可践孝悌,宣教化于四海内外各国,加之有文明空间路线引导,使来访者成士君子。故汉经学家郑玄(127 - 200)注云:“辟,明也;雍,和也。” 在孔子研究院,当天世界大学生活动流程主要,由开营仪式(大学生代表演讲)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两部分组成。
孔繁萍(孔子第74代孙)
“我谨代表孔氏家族、济宁市委及孔子研究院致辞,衷心欢迎大家到来。”
赵国成(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
“早在2500年前,孔子的学生子夏就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种仁爱精神超越了血缘亲情。”
就赵国成致辞,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回应说:“子夏所说的‘天下一家’,2000多年前在这里说的... ...我理解天下为公,就是有公德意识。” 欢迎仪式后,赵国成一行,听取了关于孔子研究院和体验基地有关情况的介绍,希望“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在今后的中华文化体验和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鲁斯兰(俄罗斯,第十七届汉语桥冠军)
“从06年到现在,我参加很多‘汉语桥’活动。可以说,汉语桥是看着我长大的……我的梦想是,成为中俄经贸文化的桥梁。”
大伟(埃及,第十五届非洲赛区冠军)
“通过汉语桥结识五湖四海的朋友,分享各自生活的故事... ...认识他们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本届“汉语桥”观摩营代表杨慧琴(泰国)
“尽管家里很穷,爸爸坚持让我学了一门语言...我选择中文有关系的专业...终于来到心中与梦想的圣地。”
值得一提的是,“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观摩活动,已举办十八年了。《说文解字》载:“桥,水梁也。骈木(pian mu)为之者。”对文化中国而言,“桥”本寓意一种从水流一样的“礼乐文明”建筑,其梁可贯穿东、西、南、北,以高举互通,示友好往来之意。孔子生活的周朝(1046 - 256 BC),分封八百诸侯,而“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礼记·王制》)。然周“辟廱”建成,使得四方之民,纷纷赞美向往,来到观土堤与壅水。感悟其景象“使圓如璧”,同时明孝悌之乐。
演讲前,“汉语桥”观摩选手初次见面与问候
"我来自日本。"
"这是什么?"
"我知道了。"
"哦,含义。"
演讲后,世界大学生面对“辟雍”习乐之所留念
去年夏天的此时,“亲情中华·汉语桥”北京情思夏令营代表,观看《功夫传奇》舞台剧,及京剧扮相、书法体验、兔儿爷制作、中国结的学习后,同样,参观北京孔庙国子监那里“辟雍”的名胜古迹,领略了中华伟大的礼乐文明和智慧。
教导“汉语桥”学员排队入礼乐文明“体验区”
"顺天地之诚":观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
敬拜“天地君亲师”
孔繁明(孔子第74代孙)指导传统拓印制作技艺
汉画石刻与拓印技艺
非洲大四学子问:“老师,我明年可再来吗?”
香道步骤:“首先请按照顺序准备好香铲、香勺、香压等工具。然后请打开你面前的香炉盖……”
礼神祭祖:用心专注祭祀香炉准备
3000多年前,文王开始规划筑“辟雍”灵台,精巧安排仔细经营,黎民们争先恐后,主动前来,竟然没用几日就大功告成。《诗经》言:“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1100年后,汉王也兴建“辟廱”,于此行乡射礼后,坐下与众群臣共话。他们“手捧經書,質疑問難”。当时,竟然有成万上亿的民众,穿礼服正装过桥,前来观摩。故《后汉书·儒林传序》称:“圜橋門而觀聼者,蓋億萬計。”自孔研院建成以来,近百个国(境)内外文化机构、高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儒学研究、中华文化传播,以及海外孔子学院教育等事业的发展。
就当天观摩营活动,《大众日报》载“体验基地浓厚的诗礼墨香韵致深深陶冶着营员们,他们醉心投入,仿佛超越时空一般的真实体验,让他们领略到了儒家文化的深邃精妙。” 在孔子研究院,石梁“泮桥”通达至正门,连接内外。来自海内外大学生可观,“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这份东方圣城,“汉语”古桥(见下图)及曲阜遗址的教育意义,正在等待更多的国际大学士前来,走访古迹读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文彰显。
曲阜市文物局绘制古桥及遗址分布截图(2002年)
鸣谢支持撰写本篇报道的所有人:
中国孔子研究院 孔繁明
书香曲阜研学旅行基地 李科
曲阜市文物局团委 丰杨
邯郸市第十中学 汪璞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 王一凡
曲阜孔子国学国际交流中心 钦白兰
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 刘慕远
当天跨文化交流,得到孔子研究院老师倾情参与
特此谢忱!
原创声明:本文为曲阜孔子国学国际交流中心志愿参加学术活动范例。欢迎转载分享,前来洽谈合作。
协调员:刘慕远
手机/微信:13716822079
邮箱:ieccsrebor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