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日报小记者今日刊》历史实地调研亲子团报名开始啦!

 

 

 

 

 

 

《晋察冀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刊最早,出报时间最长,出报最多的一份报纸。

 
在1937年至1948年间,《晋察冀日报》报道了一系列抗日英雄典型:狼牙山五壮士、地雷大王李勇、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报道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巧妙的战术和作战方法,刊登了至今影响深远的抗战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晋察冀日报社还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1944年5月),所有这些,在抗战新闻史、我党新闻史乃至中国现代新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晋察冀日报》十年游击办报岁月中,马兰村是报社驻扎次数最多,累计驻扎时间最长的一个村庄。1943年秋冬,日寇向太行山区发动残酷扫荡,19名马兰村民为保护报社惨遭杀害,7名报社烈士在此长眠。报社同志终生怀念马兰;报社社长邓拓在撰写著名的杂文《燕山夜话》时取笔名马南邨,表达了他对这个村庄深深的怀念之情。
 
为期五天的《晋察冀日报》历史实地调研活动包括重走办报路、走进马兰小乐队、乡村体验活动等多个方向,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体验式学习,培养营员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展视野,开拓思路,提高学科知识水平,强化动手能力。
 
 

游击办报寻路

寻路是以《晋察冀日报史》的记载为依据,以战争年代游击办报路线为线索,通过寻路旅游,使少年儿童了解革命前辈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坚持游击办报的革命精神和感受太行山脉的自然风光。
 
 

走进马兰小乐队

邓小岚老师于2006年成立马兰小乐队,由马兰村孩子们组成并拍摄纪录片《马兰的歌声》从此马兰小乐队的天籁之音传遍全国,令无数人为之感动,受到全社会、政府高层及央级媒体的广泛关注。2022年他们的成员登上了冬奥会的舞台,受到了世界的瞩目。

 

参与乡村文化体验活动

通过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和交流,增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SWIPE LEFT FOR ENGLISH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Swipe for left for next picture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上方海报中的二维码,即刻填写报名表